露骨料混凝土技術——使新舊混凝土連線成為“整體”的關鍵技術
露骨料混凝土是指使混凝土表面露出石子·│、粗砂等骨料✘▩││◕,形成粗糙面的一種技術手段│╃╃·│。主要用於施工縫處理·│、預製裝配式結構·│、構件表面裝飾施工等│╃╃·│。當混凝土表面露出天然級配骨料的紋理✘▩││◕,新混凝土中的砂漿才能充分握裹住舊混凝土的骨料✘▩││◕,使兩次澆築的混凝土骨料儘量接近✘▩││◕,保證共同工作的效能│╃╃·│。
一. 露骨料混凝土技術特點
在未凝結的混凝土表面施加露骨料藥劑✘▩││◕,其物理和化學作用可奪去混凝土中的水分或包裹住混凝土顆粒✘▩││◕,使水泥無法水化凝結而變成鬆散狀態✘▩││◕,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✘▩││◕,用清水沖洗構件表面形成露出混凝土原始級配紋理的粗糙面✘▩││◕,其優點是可控制性強✘▩││◕,表面級配天然│╃╃·│。
目前國內施工多數採用人工和機械方法✘▩││◕,是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✘▩││◕,採用噴砂·│、拋丸·│、剔鑿的方法將構件表面打毛✘▩││◕,往往用於改造工程和粗糙面的補救措施✘▩││◕,缺點是深度有限·│、汙染較大✘▩││◕,遇鋼筋或預埋件太密時✘▩││◕,人工鑿毛難度較大✘▩││◕,不但費時費力✘▩││◕,而且會造成混凝土隱傷│╃╃·│。
二. 露骨料技術在預製構件中的應用
混凝土預製構件往往需要進行結構連線·│、表面裝飾✘▩││◕,經常需要進行表面露骨料處理│╃╃·│。用於結構連線時採用深露骨料表面✘▩││◕,用於表面裝飾時(抹灰·│、貼磚)✘▩││◕,採用淺露骨料表面│╃╃·│。
國內建築工業化正在興起✘▩││◕,裝配整體式結構是主流的發展方向✘▩││◕,有關實驗表明·│•✘✘:在新舊混凝土連線成為整體的力學實驗中✘▩││◕,露骨料混凝土的效果優於拉毛·│、鍵槽·│、鑿毛的效果│╃╃·│。要使裝配式結構成為“等同”現澆型的整體式結構✘▩││◕,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採用露骨料混凝土✘▩││◕,當用於結構連線部位時✘▩││◕,露骨料深度應控制在粗骨料粒徑的1/2~1/3│╃╃·│。在編的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》(送審稿)中規定·│•✘✘:預製構件與後澆混凝土的結合面或疊合面應按設計要求做成粗糙面✘▩││◕,粗糙面可採用拉毛或鑿毛處理方法✘▩││◕,也可採用化學處理方法│╃╃·│。
露骨料的深淺取決於藥劑滲入的深度✘▩││◕,而滲入的深度與藥劑用量·│、水泥的品種及配合比·│、養護條件·│、沖洗時間均有關✘▩││◕,一般情況下都要試樣✘▩││◕,以達到最佳之效果│╃╃·│。
三. 露骨料混凝土藥劑的特性及技術優點·│•✘✘:
1. 露骨料藥劑不含氯離子✘▩││◕,對鋼筋和模具·│、模板沒有腐蝕作用✘▩││◕,無毒無害✘▩││◕,其廢水排放不會對水體造成危害性汙染│╃╃·│。
2. 露骨料藥劑只會分解和阻止接觸藥劑部位混凝土的凝固✘▩││◕,不會影響混凝土的遠期強度│╃╃·│。
3. 施工簡便✘▩││◕,噴灑和塗刷藥劑省時省力✘▩││◕,每平米施用藥劑的費用約5~8元│╃╃·│。
4. 露骨料表面均勻易保證質量✘▩││◕,深度可調節控制✘▩││◕,能製作出從表面類似酸洗或噴砂的啞光效果✘▩││◕,直到30毫米深度的完全露骨料效果│╃╃·│。